2017年5月,青海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建設項目在青海落地,標志著萬維政務產品正式走向了省外市場。伴隨著項目的實施,公司派出一支政務實施團隊駐場支撐,這一駐場就是四年。
“青海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項目包括8個子系統,有數據共享交換平臺、服務事項管理系統......”說起項目的事兒,駐場的三個小伙子們如數家珍,當然,為了搞清楚項目的每一個環節,這些小伙們的足跡遍及青海的8個市州45個縣區。
“青海省地廣人稀,每個市州之間相距甚遠,受到交通的限制,輾轉城市之間的平均車程都得7到8個小時。”袁斐說到,“這個項目常年駐青海的就我們三個人,但是項目建設范圍是涵蓋省、市、縣三級的,所以只要是客戶提到的地方,就是數據要貫穿的地方,也就是我們必須要一個個去培訓和實施的地方。”
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要求,各省數字政務平臺建設的同時,各層級數據要實現縱向和橫向聯通,資源目錄要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梳理和歸集,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實現各類事項辦理的信息化,最大程度方便企業和群眾。經過梳理,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提供事項清單,并對省內8個市州線下數據事項率先完成率進行排名統計,萬維實施團隊負責現場培訓指導。于是,2018年的冬天,玉樹、果洛、海東、海北......每一個市州地縣都能看到萬維駐場小伙們的身影。
“海拔3900m那可不是開玩笑的!”袁斐說。“當時李成虎和我一路顛簸到了果洛州,本來以為白天累點晚上能睡個好覺,可高原反應讓我倆怎么都睡不著,翻來覆去一整夜沒合眼。”雖說沒休息好,但也不能耽誤第二天的事兒,到了工作的時間點倆人還是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既定的培訓任務。
“就說李成虎,有次他一個人去海西州給客戶進行演示和匯報,當天坐著綠皮火車晚上9點多到了德令哈市。因客戶臨時取消匯報計劃,成虎本想找個落腳點休整一夜再回來,但省級項目工作任務緊,剛好又碰上旅游高峰住宿滿員,無奈之下他在德令哈火車站候車廳吃了碗泡面,連夜買了張晚上12點多的火車票趕回西寧支撐第二天省級部門工作。”
“還有一次去玉樹州,雪深到掩住了多半個車輪,現實情況讓客戶都有點不好意思,說只要你們能來,吃住都給你們包了,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,哪還能讓客戶額外承擔?”說到這兒,負責事項梳理的袁斐憨厚的笑了起來,“其實好多地方我們去了之后,除了做培訓之外,還幫他們承擔起了修電腦、重裝系統的工作,我記得當時玉樹州的事項率先完成率是排最后一名的,經過我們的培訓,名次還提升了好幾位呢!”
就這樣,項目組從年初到年尾,從售前到售后,為青海省各級政府1700多家部門處室的工作人員帶去了50多場培訓。他們每走到一個地方,就將項目推進到了這里,他們用自己的腳步繪制出了青海政務數字化推進的地圖。自2017年6月項目組入駐青海后,他們與青海分公司緊密配合,積極支撐新商機、落實新項目,大小項目總數已達15個以上,各類項目總額達7500萬!
工作雖“苦”,但生活卻“甜”。因為工作,項目組的劉舉在青海還認了一家“藏族親戚”。在實施項目過程時,與客戶閑談中他得知當地有一家貧困戶,一位藏族奶奶帶著10歲的孫子相依為命,他了解情況后專門找到了藏族奶奶,與朋友一起幫助藏族奶奶成功做了白內障手術,并每月自掏腰包資助對方200塊錢!
“他從沒跟我們說過這事,后來是客戶不經意間告訴我們的。當問起劉舉這件事時,他說不僅是因為自己想這么做,同時也是因為我們每一位員工從駐場的那一刻開始,就代表了公司的形象,自己有職責,也有能力承擔起這份社會責任,就一定不會退縮!”袁斐說,受資助的孩子每次見到劉舉都叫“萬維叔叔”,每次獲得好成績都第一時間告訴他,分享生活中的快樂和幸福。
在絕大多數人看來,推進青海項目,沒有一處不苦,可在駐地的小伙子們看來,正是因為過程中的艱難,才給了他們更大的挑戰空間,才讓這個項目的實施顯得更有意義,也才讓這段人生經歷顯得彌足珍貴。
“我們不吃苦,公司其他同事也得吃苦,而且好不容易與客戶建立起的這份信任關系,我也舍不得放棄。”袁斐滿是誠懇地說到,“其實苦不苦的我們都不在意,當我們感受到各市州、縣區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熱情,聽到接受培訓學員們的稱贊,感受到來自省廳及各地市政府領導稱贊萬維的人員服務周到、技術強硬的認可時,這種滿足和快樂一定遠遠大于你們所說的這種‘苦’!”